米兰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脾虚怎么调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2258736次浏览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宝,在孩子出现各种情况的时候,作为家长的就会很着急。有些宝宝出现了口水不断,久咳难愈的情况就可能是脾虚,那么宝宝脾虚怎么调理方法?家长都很想知道答案,它不仅有方法,还可以通过按摩进行补脾。

1、党参茯苓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党参、茯苓、炒扁豆、淮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去心)、芡实都适量。

2、鸡内金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鸡内金、神曲、槟榔、炒谷芽、炒麦芽、山植、炒莲肉、使君子都适量。

3、草决明炒扁豆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草决明、炒扁豆、煨肉豆蔻、炒麦芽、炒莲肉、鸡内金、党参、生黄芪、茯苓、神曲、使君子、山楂、黄精适量。

另外,脾虚也可以进行按摩,

1、捏脊:让小儿趴在床上,沿小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

2、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家长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

3、揉板门: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家长可用拇指向着掌根方向给小儿揉推。

4、补大肠:推食指的侧面,方向由指尖到手掌。

5、按劳宫:顺时针按摩手心的劳宫穴。

6、按足三里:顺时针按摩足三里3分钟。

7、摩腹: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小儿慢慢按摩腹部。

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宝宝脾虚的症状,还有方法的治疗也就清楚了吧。脾虚不是小问题,大家要注意自己的宝宝是否出现了脾虚的症状,就需要及时治疗,另外配以按摩的手法,让孩子们可以轻松补脾。

相关推荐

三高人群需要关注脾虚,脾胃不好怎么调理
老年人身体机能在走下坡路,脾胃功能相对虚弱,消化吸收本来就差一些,如果还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久而久之对脾胃也有一定的伤害,而脾胃受损,反过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形成恶性循环。想要防病和治病,就要善于保护脾胃,调理脾胃。首先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场舞都是不错的选择。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中医在调理脾胃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一些中成药,如参苓健脾胃颗粒。该药药效温和,能强壮脾胃、补气祛湿止泻,还可以和治疗慢性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非常适合老人、三高等慢性病人群长期服用。
语音时长 01:40

2021-11-10

23290次收听

两岁宝宝脸黄什么原因
脸黄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脾虚,脸色发黄的孩子,往往有脾虚的表现,在面色上就会出现面黄肌瘦的改变。二、贫血,本身由于缺铁性的贫血,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贫血,出现面部皮肤颜色的改变。三、食物,如果宝宝近期吃的南瓜、胡萝卜等比较多,会造成局部的色素黄染的现象,导致了皮肤的黄染。四、病理,比如孩子有肝、胆的疾病,像肝炎、胆结石、胆道的闭塞等等。由于肝功能的降低,导致体内胆红素代谢的障碍,过多的胆红素不能够有效的排泄,就会出现胆红素的升高,导致脸发黄。
语音时长 02:25

2021-09-29

94435次收听

01:46
中医看来脾虚有哪些症状
中医看来脾虚最典型的症状是大便溏泄、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倦怠乏力等。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虚可以出现倦怠乏力、大便溏泄、舌苔厚腻,甚至舌边有齿痕,这些都是脾虚的表现。有很多种原因都容易导致脾虚,比如穷思伤脾,就是思虑过度也容易导致脾虚,还有一个是过食寒凉也容易损伤脾胃,就比如喝大量的冰镇啤酒,或者吃冰激凌过多、日久,就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虚。脾虚的病人经常倦怠乏力,因为中医讲脾主四肢,脾虚以后就会有乏力、气短,还可能出现贫血,所以也可以用健脾的方法治疗贫血。
什么是脾阳虚
脾阳虚是中医证候名,又称脾虚寒症,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症候。它的病因主要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之重,过用苦寒,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脾阳虚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有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花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四肢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等。
语音时长 01:32

2020-01-14

58708次收听

02:44
脾虚便秘吃什么药
健脾的草药有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薏米等;润肠通便的中药有火麻仁、柏子仁、桃仁、冬瓜子等;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散,江中消食片等。脾虚便秘主要是因为脾的优化功能下降,造成肠道的蠕动减低,引起便秘的类型。脾虚便秘见于久病或者慢病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通过健脾润肠通便的方法缓解脾虚引起便秘。通过健脾气也能达到通便的效果。
01:53
脾虚肥胖怎么办
脾虚肥胖,中医上也认为脾虚肥胖可以从健脾、祛湿、利水这几个角度进行解决。比如临床的一些中成药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羌活胜湿汤,这些健脾祛湿的药物对肥胖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肥胖与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说与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往往都有相关性。所以一定要根据辩证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健脾祛湿甚至一些针灸,针对有些穴位,对肥胖也是很好的帮助。另外有些这种体虚肥胖,可以通过辩证积极运动,好多一些综合的方法来努力解决,避免造成好多慢性病的一些状态。
01:50
健脾消食的中成药
健脾消食的中成药物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多见的。比如人参健脾丸、健脾丸、枳实导滞丸,这些在临床上都是可以用的。另外临床上的健胃消食片对这种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这种消化不良的患者也是很好的。另外,就是如果有实质大便不通畅的,枳实导滞丸也是很好的一个成药。另外有一些伴有这种腹痛、腹胀这种消化不良的时候,我们可以选用人参健脾丸。一般来说,归脾丸对中医说的心脾两虚,甚至说这种月经不调的、失眠的患者更合适一些。
身体不胖肚子大的原因
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没有多余的赘肉,唯独肚子非常的明显,有可能是脾虚弱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压力太大所造成的,还有可能是身体性激素的作用和缺乏训练的共同影响。
脾虚如何调理
脾虚怎么调理?脾虚有的患者是由于休息不足,过度的劳累所造成。尤其是晚上熬夜,缺乏睡眠,所以平时除了补充营养之外,还要注意按时的睡觉。脾虚的患者建议晚上十点钟上床,十点半左右睡觉。另外食物上每天可以做一个可口的美味粥。粥的制材有山药、枸杞、薏米、红豆等,将这些食物放在一起,精心的熬制,每天坚持喝一碗,慢慢的就发现底气足,气色好,脾虚的症状会有改善。其次脾虚者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运动,否则会感觉气跟不上,导致气喘吁吁。那么脾虚的患者最适合的运动是舒展的瑜伽、打坐、太极拳、慢走等等。
语音时长 01:34

2019-08-15

61487次收听

儿童脾虚怎么调理
现如今有很多孩子都存在着脾虚情况,这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及时调理,首先家长们需要做好日常饮食调理,并且家长们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法、以及推拿按摩法来达到很好的缓解脾虚情况的作用。
02:52
脾虚怎么调理
临床中脾虚的患者非常多,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脾虚调理要注意:第一,选择有益于脾脏的食物或药物,中医讲“肝气以津,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太酸对脾胃的消化功能会有影响,健脾的食物、药物都偏甘甜;少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物。第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当地作内养气功,保健操和太极拳。第三,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情绪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上的创伤。
脾虚胃火旺吃什么药
首先这是两个情况,脾虚是一个情况,胃火旺是一个情况,那么我们首先在要分辨是脾虚更重呢,还是火旺更重。如果火旺更重,我们可以以治疗清胃火为主要治疗原则,夹杂一些护胃护脾的药物,如果是脾虚为主,我们要以健脾为主,同时轻轻地来清一下胃火。具体情况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咨询专科的医生辨证论治。那么市面上常见的治疗脾虚的中成药有哪些呢?有四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理中丸等等,那么治疗胃火的通常是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如三黄片、一清胶囊、黄连清胃丸、牛黄清胃丸等,但是这些清胃火的药都非常地寒凉,不建议长期服用。
语音时长 01:19

2018-04-11

68842次收听

出现脾阳虚有哪些征兆
通常情况下,阳虚都会怕冷,脾阳虚也一样,它其实也就是脾胃虚寒。这年头,有脾胃虚寒的人还真不少,原因可能是饮食不适量,也可能是冷饮冰棍吃得太多,也可能是过于劳累,或者是久病体虚、忧思伤脾、过于寒凉的药物伤及脾胃等,都有可能导致脾阳虚。
男人脾虚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很多人的梦想,俗话说的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不论生活多忙多累都要保证自己有一个好身体,但是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过快,很多人都会有脾虚的病症,那么男人脾虚吃什么药效果最好?我认为脾虚是不能只靠吃药的,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流传到现在,就足以证明其道理,所以食疗是很多人选择的方法。
艾灸怎样治好脾虚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