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经中期,也就是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撑,导致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导致有规律性阴道出血,称为排卵期出血,中医称为经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的症状是什么?
1、排卵期出血最明显的症状是子宫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量少,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极少者点滴即净,或为带中夹血,有的出血持续时间为几小时,或2-3天后自行停止,最长不超过7天。
2、排卵期出血除少量阴道出血外,还伴有小腹疼痛和腰酸症状,单侧多见,有时双侧腹痛,轻重。一般持续数小时,个别患者可持续2~3天。
3、此外,排卵日由于黄体素的分泌,排卵后体温略有上升,一般需要用体温计发现。但是,也有没有测试基础体温的女性,排卵后半个月,特别是每天下午,感觉有点热。另外,很多女性在排卵日乳房膨胀或乳头疼痛,有时不能接触乳头,乳房的表现也有可能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夜。
会带来什么危害?
1、原发病危害:
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腺癌等生殖道疾病也可引发排卵期出血症状。
2、烦人症状:
排卵期出血量少,但女性朋友无法预防,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排卵日总是精神不好,火很大。
3、腹痛:
排卵期出血患者经常伴有腹痛症状,周期性月经期间疼痛,轻重,一般持续数小时,个别患者可持续2~3天。
4、引起不育症:
男女因排卵期出血可能中止性生活,错过妊娠时机,最终引起不育症。
中医如何治疗排卵期出血?
1、肾阴虚:经期阴道出血,量少,颜色红,腰膝酸,头晕耳鸣,五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方法: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2、湿热内蕴:经间期阴道出血,色红、质黏,或带下夹有血丝,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胸脘痞满,口中黏腻,口苦心烦,纳差,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排卵期出血
治法:清利湿热,调经止血。
方药: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各10克。
中药:固经丸。
3、血瘀:经期出血,量少,色紫暗,有小血块,小腹疼痛拒绝按压,情志抑郁,舌质紫暗,血瘀,脉涩。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生地15克,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枳壳、龟板(先煎)各10克,三七粉(冲)1.5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