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通常经蚊虫传播,临床上表现为突起发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得登革热的病人可以治好,前提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且要做好隔离措施。
1、早期诊断:登革热感染人体后,经过4-8小时的潜伏期,可出现发烧、剧烈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早期治疗:应及时进行登革热抗病毒治疗,可应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对于重症的登革热,在早期治疗的基础上,还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病情;
3、隔离措施:登革热广泛存在于水中,因此发生感染后应及时进行隔离,以免再次感染。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也应避免与儿童、孕妇及体弱者接触;
4、其他:在治疗期间应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同时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另外,还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登革热除了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外,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在登革热流行区域,无论是否曾经有过蚊虫叮咬,均建议外出时穿长袖长裤,或使用驱蚊液驱蚊,以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