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足口病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2-2155622次收听

语音内容:

手足口病的饮食调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患儿因为发热、口腔的疱疹,胃口较差、不愿意进食。最好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温性的、可口的、易消化的、柔软的流质或者半流质,像绿色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平时不要吃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咸的食物或者是不容易消化的食品,更加不要去吃一些烧烤类的食物或者是油腻的食物。少吃一些是冰冷的食品可有效地避免出现明显的咽喉部位的刺激,对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很好的帮助。如果患儿因为皮肤的破溃疼痛后拒绝进食,需要到医院输液来保证营养的摄入和水分的摄入。
宝宝卧床休息一周要多喝温开水。患儿会因口腔的疼痛而拒食,有流口水、苦恼不安、睡眠不安稳这些表现,要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2粉直接涂于口腔糜烂的地方或者涂甘油,也可以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助于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面早日的愈合,预防糜烂面细菌感染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58
ev71疫苗是什么意思
EV71疫苗是临床上经常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对于手足口病是常见的肠道病毒或者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科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疱疹以外,还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出现重症的改变。这种EV71疫苗实际上主要就是肠道病毒疫苗,这种肠道病毒刚才提到,是手足口病最常见的一种病毒,孩子及时接种了EV71病毒的疫苗,这样小宝宝可以相对避免再受手足口病的干扰,即便有也是轻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02:55
手足口病疫苗的副作用
手足口病疫苗的副作用及处理办法:第一、发热反应,给孩子多喝水,用温水擦拭身体,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一到两天左右会自行缓解。第二、肠道反应,可以调整饮食,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的给餐,一到两天左右就也会自行缓解。第三、过敏反应,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果出现过敏性的血管充血、水肿或过敏性休克,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另外要注意局部针眼的保护,24小时之内不要洗澡,这样能缓解局部红肿的发生。
治疗手足口病中医有妙招
手足口病的来临让我们很多家长十分担忧,因为此病的高发人群就是幼儿,因为宝宝的体质比较弱,所以很容易患上手足口病,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其实治疗手足口病中医有妙招,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的治疗方法,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怎样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小儿手足口病是很重要的,如果生病了对身体危害是很大的。建议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宝宝的奶瓶、玩具等都需要消毒,食物也需要注意卫生,清洗干净,不要吃太难消化的食物。如果发现患病一定要及早就医。
手足口病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日常的饮食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类的食物,日常中要注意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可以吃,还有海鲜类的发物不可以吃,生冷的食物也不可以吃,这些食物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日常中一定要注意。
手足口病可以喝豆浆吗
手足口病在日常生活中会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所以需要经过及时的治疗来恢复。因为手足口病会有一些疱疹的出现,所以在饮食中需要格外注意。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一些刺激产生。通常来说,手足口病是可以喝一些豆浆的。
02:49
手足口病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饮食调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患儿最好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柔软的流质或者半流质。平时不要吃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咸的食物或者是不容易消化的食品,更不要去吃烧烤类食物或油腻的食物,少吃一些是冰冷的食品,可有效地避免出现明显的咽喉部位的刺激,对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很好的帮助。如果患儿因皮肤破溃疼痛拒绝进食,需要到医院输液来保证营养的摄入和水分的摄入。患儿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02:10
手足口病会复发吗
手足口病一般不会复发,但是会再得。手足口病复发的概念是在前一次手足口病病程的有效范围内,又重新的得了手足口病,这个时候叫复发,临床上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有可能会再得。因为它是一个普通的肠道病毒感染,感染之后的抗体产生也是有一定的时间,维持时间也是有一定的时间,所以在一个时间内有可能会再得。再得有可能不是这一次得这个手足口病的这个病毒了,可能换了另外一个类型的手足口病病毒得的,所以它会再得。手足口病是一个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菌,这个病毒特别多不是一个两个,所以也不是一型两型,所以它很可能会复发,也可能会再得,再得的可能性会更大,复发比较少一些。所以手足口病是会复发的,也会再得的。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会传染,传染性是比较强,特别是五岁以下的孩子,是非常容易传染的。且虽然重症手足口病比较少,但有会发生,一旦发生对孩子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要在孩子疾病传染性最强时,进行隔离,尽量避免其他孩子传染。鉴于手足口病的易感性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和流感一样,手足口病在我国属于丙类传染病。孩子发病后,除了隔离之外,还要上报给当地疾病控制中心,以便国家和各地疾控中心了解每个地区的感染数量,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在手足口病传染期间,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避免被传染到手足口病。从外面玩耍回来或饭前或便后要注意勤洗手,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罹患手足口病的风险,减少被传染的机会。总之,针对手足口病要做好预防,才能有效的降低被传染的几率的。
语音时长 01:35

2019-08-19

58411次收听

小孩手足口病如何解决
小孩手足口病需要注意隔离,对症处理,饮食要清淡消化为主,发热及时退热处理等等。手足口病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类型,大概98%的手足口病人都是普通的轻症,重症的非常少。绝大多数是没有问题的,只有极少数的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轻症的手足口病孩子有发热、食欲不振、手足口臀部会出现皮疹,一周左右可以治愈。发烧的时候,根据情况可给予退烧处理。孩子饮食不佳的时候,要选择凉的、软的、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另外得了手足口病要注意隔离,不要接触到家里其他的孩子或者是外面的孩子,避免传染给别的孩子。重症手足口病,孩子会非常快的出现精神改变,比如激惹、萎靡、呼吸急促费力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应该及早的去医院,交给专业的儿科医生去处理,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安全。
语音时长 01:33

2019-08-19

58617次收听

手足口病多长时间能好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痊愈的时间不同:普通轻型的7到10天;重型的时间不能确定。普通型也称为轻型,症状较轻,无需特殊治疗,一周左右就会恢复。轻型的表现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出疹前可能有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5摄氏度。口腔疱疹最多见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腭、口周也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周围红晕的水泡。在2到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的灰白以及黄色的基底,有红斑围绕的溃疡,疼痛可能比较明显,或直接拒绝吃东西。也会在手足处表现为数个或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不特点,在5天左右会吸收,7到10天会完全的消失。但极个别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重症手足口病,相对于普通型的手足口病所区分的另一种类型,多久能好就不太好确定。因为重症手足口病可能会累及到神经系统,累及到心脏,住院是必须的,而且住院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具体住多长时间要根据孩子的病情来确定。
语音时长 02:02

2019-08-19

62971次收听

手足口疫苗有必要打吗
手足口病病情严重可导致死亡。因此,建议5岁以下的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但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手足口病疫苗只针对因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有预防使用,因此,在日常护理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仍需做好预防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主要是柯萨奇病毒的a16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的发生主要是在五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到10天,平均是3到5天。得手足口病的患儿大部分是由于免疫力比较低,或者聚集于公共场合接触,患有手足病的其他患儿感染引起。由于成人的免疫力各项都比较完善,只要不是存在那种先天性免疫缺陷,基本上是不会被传染手足口的。
语音时长 01:10

2018-11-30

67447次收听

手足口病怎样才算痊愈
手足口病痊愈,一般来说临床症状要消失,然后情况好转。临床症状消失首先病程要够,手足足口病病程为7到10天,所以如果病程一周以上,可以提高痊愈的概率。比如孩子不发热可以进食,皮疹逐渐消退,血化验正常。其次患儿没有并发症,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临床痊愈,最主要患儿没有传染性,时间一般7天以上。如果没有并发症,7天以上便可痊愈,如果有并发症,康复时间可能较长,有可能两到三周甚至更长时间。
语音时长 01:06

2018-09-21

58641次收听

01:25
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
一般情况下,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在疾病的早期,症状可以表现为低热、全身不适以及腹痛等前驱症。通常在1至2天内,患儿的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以及齿龈,可以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可以破溃成小溃疡。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会因为疼痛,常常可以出现流涎,以及拒食的表现。同时,患儿的手足部位,亦可以出现皮疹,可以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患儿的手足口以外,亦可以见于患儿的臀部,以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以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可以没有瘙痒以及疼痛感。另外,还应该仔细观察孩子口腔中,有没有溃疡,手、脚、臀部有没有皮疹。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如果家中孩子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引起家长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