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电子体温计腋下几分钟

发布时间:2021-09-0169839次播放

视频内容:

电子体温计分两种,一种是含报警式的,一种是普通的电子体温计。普通的电子体温计,建议在腋下夹五到十分钟,温度就会比较正常。另外,如果带有报警信息的电子体温计,报警以后一到两分钟,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取出电子体温计,按照体温计的示数来看,是否处在正常的体温范围。
对于腋窝的正常体温而言,是指三十六点零到三十七点零之间,算正常的体温范围。在临床上,超过三十七点三摄氏度算是发热。如果有发热的情况,根据发热的程度以及病因,来做相应的一些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体温超过37.3怎么治疗
大家都对体温比较了解了,正常人的腋窝体温是36.2℃-37.3℃之间,超过37.3℃显然是不太正常,但是要分析一下不太正常的原因。首先感受一下自己,身体有没有什么地方不适感,比如有没有感冒、咽部的疼痛,身体哪个地方不适。超过体温37.3℃以后,人体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医生才会根据不适,来判断有没有出现炎症。如果体温仅仅是简单的超过37.3℃,在38℃以下,而没有任何表现,医生不一定判断是发烧,也不一定判断体内有感染。正常人很多情况下,也有可能就超过37.3℃。首先刚才说温度是指的腋下温度,当然正常人一般不会测口腔温度和肛门温度,所以超过37.3℃就已经算异常。如果刚刚运动完了回来,体温就完全可能超过37.3℃,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些女同志,正常成年人女同志的体温比男同志的略高一点点,高0.1℃-0.2℃。同时女同志有个特殊情况,就是月经期,在排卵期的时候,体温会高一些,一般排卵期的温度,正常女同志比自己正常平常体温高0.2℃-0.3℃。所以体温超过37.3℃,大家也不要紧张,主要是判断自己身体情况,有没有特殊的表现,有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异常,有没有运动过,有没有在排卵期。同时在早上测体温和下午、晚上测体温也不太一致,早上体温一般比下午和晚上体温略低0.2℃-0.3℃。如果测体温超过37.3℃,不要太紧张,一方面是检查自己有没有特殊异常表现,自己有没有运动,有没有例假期。第二、还可以重复测下体温,有时候测体温不那么准确,多次测量体温作为准确的体温值。
语音时长 02:23

2021-10-15

67191次收听

02:58
36.9度体温正常吗
人体的体温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进食、运动、环境温度的变化。正常人体的温度有相对正常的范围,与测量的方式有关。腋窝测量温度的正常范围是三十六点零到三十七点三摄氏度,肛门温度相对较高,一般是三十六点五到三十七点五摄氏度。额温枪测量额头的温度变异较大,一般三十五点零到三十七点零之间是正常的温度。对多数人来讲,三十六点九摄氏度是正常的体温范围。但对于少部分人而言,基础体温比正常人的低线低,比如正常体温可能是三十五点五摄氏度,三十六点九摄氏度会有明显的不适。
02:54
成人体温36.9度算发烧吗
成人测量体温的方式有多种,最常用的是腋窝的温度。腋窝的正常温度是36.0到37.0度。如果是肛门的温度,要稍高一点,36.5到37.5算正常。如果是额头的温度,一般变化会大一些,35.0到37.0算正常。从不同的测量方式,36.9摄氏度都算正常的温度,不算发烧。对于少数基础体温偏低,36.9度出现了一些发烧相关的症状,这种情况也是发烧,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在临床上测量的温度,应以腋窝的温度或肛门的温度为准,只有腋窝和肛门的温度,才能作为临床测量温度的依据。
02:57
体温38度是正常值吗
体温38度不是正常值,正常人的体温是36.2℃到37.3℃,这里的体温指的是腋下体温,因为这是最常见的测温的方式。测体温的方式有表面皮肤的测温,比如用额温枪测额头或者手臂的温度,有腋下测温,有口腔测温和肛门测温,但是目前在医院里边最正常最常用的就是腋下温度,腋下温度超过38℃就不正常,正常值的高线是37.3℃,所以单单体温38℃是不正常的。一般体温38℃通常反映体内有炎症的存在,炎症可以是细菌的炎症也可以是病毒的感染。
02:56
不发烧但是身体发烫怎么回事
不发烧但是身体发烫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可能是患者体温还没有升上来,可能会有自己觉得有这种发热的感觉,但是测体温目前还在正常范围内,所以这时需要监测体温,或看看检查一下它的测量过程有没有出现误差,导致了测量的不准。第二种情况是甲亢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体内的激素的水平出现增高,这时候患者会出现这种代谢率的增高,虽然体温还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人体自觉比较发烫。第三种情况是像运动后,身体的正常调节,这是属于正常范围的。
受凉也会引起发烧吗
受凉会引起发烧,受凉是引起发烧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从中医上讲,风寒侵入体内会引起恶寒,发热,鼻塞,头疼,流涕,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人体在生病的情况下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寒冷空气侵犯皮肤,导致肌肉腠理开合失常引起发烧,肌肉酸痛,头痛等病症。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与受凉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医上讲属于风寒感冒,受凉引起的发烧,及时的给予辛温解表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在生活当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病人在发烧的时候要多喝水,清淡饮食,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体温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08

2021-04-20

63157次收听

得了流感发烧几天能好
流感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发生,出现流感以后患者很容易有发烧的症状,一般一个礼拜左右可以恢复,得了流感发烧问题以后应该注意观察好患者精神状态,可以服用药物退烧,做好物理降温措施,保证室内温度适宜,这样也能够恢复得更快。
37度算发烧吗
37度不算发烧一般把37度作为正常体温标准,但因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并不能简单把37度当作一个标准。不同部位应有不同体温标准。由于大人、婴儿和老年人体温都不一样。如果老年人,体温本身偏低,37摄氏度算有点发烧。如果成年人,分在哪个部位测量。一般口腔和直肠温度略比腋下高一点。如果成年女性,每天体温都如此,没有不适反应,属于正常体温。因女性体温比男性高,人体温很敏感,又因个别人有差异,不能看出发烧或者不发烧。
语音时长 01:02

2020-02-12

53668次收听

病毒性发烧不退怎么办
病毒性发烧一般容易出现高热,容易反复。当出现发烧不退的时候,如果体温不是很高,可以多喝一些热水,利用热水促进机体发汗退热,单纯的喝水无效的时候,还可以口服一些药物,常用药物有布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还可以用酒精或者湿毛巾擦拭皮肤,或者用毛巾包括冰块放在颈部做物理降温,也可以去医院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或静滴赖氨匹林。在退热的同时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可以服用板蓝根颗粒、利巴韦林胶囊,必要时可以服用奥斯他韦胶囊,在抗病毒治疗后仍发热,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应该积极控制感染。发烧期间应注意保暖,多喝温水,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休息。如果高烧不退,一定要送到医院进行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10

56293次收听

发烧的症状
发烧不同时期,症状不同,如上升期、高热期、下降期。发烧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情形。一、发烧体温上升期:发烧时体温上升期,常伴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颤现象。皮肤苍白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经由交感神经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所以导致皮肤发白,甚至伴有皮肤温度下降。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并传到中枢,引起畏寒感觉。中枢发生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到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周期性收缩,发生寒颤以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二、发烧高热期:指体温上升达到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长短可以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三、发烧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时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汗多和皮肤潮湿。
语音时长 01:36

2019-12-06

59983次收听

01:47
中医退烧的最快方法
中医退烧的方法比较多,有中药有发汗、清热、消积退烧等方法,还有推拿、针灸、拔罐、物理疗法等。所谓退烧最快的方法,中医只要辨证准确,一般两副或三副中药就可以快速退烧且不容易反复。风寒外感引起的发热主要表现是全身发冷、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无汗,治疗的关键是要发汗,多用麻杏石甘汤进行加减治疗。风热外感引起的发热,一般伴有咽痛、口渴、发热重,不怕冷,有汗,可以用银翘散进行加减治疗。内热重的高烧可以用白虎汤治疗。暑湿外感引起的发热,可用藿香正气散进行加减治疗。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患者在发烧以后,不仅仅可以通过吃药的方法来进行退烧,也可以用物理的方法来促进退烧。患者可以对身体的穴位进行按压,搓拇指的外侧、合谷穴等穴位,待穴位发热以后就会慢慢起到效果,更快地退烧。
感冒发低烧怎么办
感冒所引发的低烧现象,在生活中出现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那么此时我们就应该,在生活中多喝茶水,多补充营养物质,另外也应该使用冰枕,最好是缓解便秘的现象,多做一些顺时针的按摩,这种方法都能够,达到改善低烧的作用。
发烧了吃什么药
临床上退烧的药物很多,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马啉胍片,布洛芬,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等都是比较常用的退烧药,当出现了高烧症状的时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降温。
发烧39度怎么退烧最快
发烧是人体与细菌之间做斗争的表现,当体温达到38.5度或以上时,就是高烧。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晕厥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烧至39度,退烧可以结合物理降温方法,打退烧针,吃退热药,多喝水和打点滴瓶等多种方式进行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