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8-09-2055271次播放

视频内容:

对于面肌痉挛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目前,针对面肌痉挛患者的免疫治疗,首先可以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用抗癫痫药物。目前,能够使用的传统的抗炎药物以及一些新型的抗炎药物,对面肌痉挛患者的治疗都有效,例如常用的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等药物。还有一些新型的抗癫药物,像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以及加巴喷汀等等;其次是肉毒素注射,将肉毒素注射在患者出现肌肉抽搐的部位,肌肉会出现麻痹。但是,这种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疗效时间,维持时间会比较短,一般是3个月到6个月需要再次进行肉毒素的注射;患者还可以做微血管减压术,现在有很多的顽固性的面肌痉挛患者,使用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来治疗面肌痉挛,都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面部肌肉跳动的原因有什么
面部肌肉跳动,多为面肌痉挛导致。面肌痉挛的病因有以下几种:一、血管压迫面神经是最常见的原因。目前有数据表明,有80%~90%的面神经麻痹,是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常见的血管是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颈静脉血管、椎动脉。如果痉挛不经常,只是偶尔,症状又很轻,可以先行观察,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如果跳动持续存在,就要引起重视了,头颅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二、机械刺激,桥小脑角区的其他非血管占位,如多发性硬化、肉芽肿、肿瘤、囊肿等。面部肌肉因外界刺激之后,容易导致肌肉抽搐病情加重。三、面神经炎恢复不良,部分面神经炎患者由于面神经麻痹恢复不良进展为面肌痉挛。四、外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出现在少数患者中。五、与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情绪一激动、紧张,患者面部肌肉就抽动的严重点,随着情绪放松,情况好转。此外,面部肌肉跳动,与休息不好、疲劳、精神因素、受凉等也有关。少食容易加重病情的食品,如浓茶、烟酒、咖啡等。多食用一些清淡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并适当运动,并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的发生,并谨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加班、熬夜,让自身处于一个轻松的环境中,避免情绪激动。
语音时长 02:18

2021-12-30

83821次收听

02:59
下嘴唇一直跳怎么回事
下嘴唇一直跳,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第一,人在情绪紧张、精神激动或者是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下嘴唇不自主地跳动,这个属于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功能性的影响,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第二,既往有脑叶的梗塞或者是脑出血的患者,容易出现脑皮层癫痫的局部灶性的发作,特别是在颞叶出现梗阻的情况,临床上常常表现为下嘴唇的跳动。第三,面肌痉挛的患者在早期,可能表现为唇部不自主的跳动,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可能累及到一侧的面神经,出现整个颜面部的肌肉的抽搐。第四,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舌、口唇的震颤,特别是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下唇的震颤,这类的患者多数还伴有肢体的震颤。
面肌痉挛手术后耳朵响是怎么回事
面肌痉挛手术之后,患者出现耳鸣的症状,通常是由于在手术的过程中听觉神经缺血损伤所导致的。由于面神经和听神经是临近的,所以在进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听神经受到损伤,从而使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一些现象,这种情况在术后是比较常见的。大多数患者在术后2~3个月左右,通过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及可以逐渐的恢复,但是有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听神经受损严重,恢复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甚至会难以恢复。建议患者进行面肌痉挛手术,应当尽量选择大型正规医院,这类医院医生技术水平较高,可以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语音时长 01:06

2021-01-26

111648次收听

面肌痉挛可以自愈吗
面肌痉挛是不会自愈的。面肌痉挛属于进展性的疾病,如果不进行相关治疗,随着时间推移病情通常是会不断加重的,而不是减轻,更不会自愈。所以患者患有面肌痉挛后,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治疗,虽然该疾病属于良性疾病,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但是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以及社交都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等一些现象。目前面肌痉挛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注射肉毒素以及手术进行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治愈该疾病,并且治愈的有效率能够达到95%左右,复发率也是非常低的。建议患者可以结合医生建议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语音时长 01:10

2021-01-26

110959次收听

面肌痉挛检查项目有哪些
近年来,面肌痉挛已经逐渐演变成为神经内科头号疾病之一,患上面肌痉挛的患者在生活里都不能好好享受生活,因此面肌痉挛的治疗,也就成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那么,面肌痉挛检查项目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希望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新生儿面肌痉挛遗传吗
面肌痉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语言上的障碍,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积极治疗这个疾病,争取能够得到及时的缓解减轻病痛,那么新生儿面肌痉挛遗传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
小儿面肌痉挛不复发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面肌痉挛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更症状,有些人可能只是偶尔性的痉挛,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面肌痉挛则是面瘫的前兆,那么,小儿面肌痉挛不复发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希望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面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面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中首先需要注意面部保暖,尤其不能用冷水洗脸,否则会损伤神经;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饮食合理,在饭后可以适当的运动,同时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面肌痉挛应该要做什么检查去诊断
面肌痉挛诊断需要做肌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桥小脑角病变等。还可以做诱发实验,给患者一定的刺激,诱发面肌痉挛发作。面肌痉挛的诊断不难,医师应根据患者病史、发病情况、既往史做出初步判断,当面观察患者有没有面肌痉挛症状,如眼皮跳动、口角抽动等等。经过面诊以及检查做完后,基本上就可以确诊面肌痉挛了。可以采取相应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面肌痉挛经过治疗,比较容易控制,面肌痉挛没有更多的后遗症,也没有合并症,治疗效果不错。
语音时长 02:07

2019-12-20

58828次收听

01:48
面肌痉挛手术风险大吗
面肌痉挛属于微创手术,非常安全。面肌痉挛手术虽然是开颅手术,但是患者需要开的切口很小,最大为两公分的骨创,并且手术是在神经脑组织还有血管之间的间隙里进行,不会损伤到患者正常的组织结构。但是患者所选择的医生应该要对手术有丰富经验,这样才能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手术属于功能性手术,要确保神经、脑组织、血管正常的解剖,正常的功能不破坏前提下完成这项手术,更要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面肌痉挛的症状有哪些
面肌痉挛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发病症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表现为可表现为快速、不规律、阵发性的抽搐,比如频繁眨眼等。第二阶段中晚期,主要症状意识模糊以及疼痛难忍等。
哪些原因会引起面肌痉挛
绝大多数面肌痉挛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引起,部分是继发于面神经瘫痪后,少数是由桥小脑区的肿瘤,比如胆脂瘤、脑膜瘤等引起。最常见的是血管因素,目前大概有80%到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域存在血管压迫而导致。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是最常见的会有血管压迫的血管,由于这两条血管变异较大,因此容易形成血管襻,异位压迫到面神经根部。此外变异比较大的血管,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等,也可以对面神经根部引起压迫。第二个常见因素是继发于面神经瘫痪之后,由于面神经瘫痪引起连带动作,也可以引起面肌痉挛、面肌抽搐。还有一个因素是非血管因素,比如桥小脑区的肿瘤或者是囊肿等,也可以引起面肌痉挛,可能的原因是肿瘤引起正常血管的移位或者是肿瘤本身压迫面神经根部。此外其他因素,包括面神经的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等,也可引起面肌痉挛。
语音时长 01:40

2018-09-29

64580次收听

01:33
眼皮跳面肌痉挛是怎么回事
如果眼皮跳一直存在,并且逐渐有向口角蔓延的趋势,有可能就是患了面肌痉挛,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偶尔出现的眼皮跳和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有关,短期内眼皮跳一般可以自行消失,大可不必紧张。面肌痉挛是面神经所支配的一侧面部肌肉的阵发性抽搐。一般也是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扩散到面部的表情肌和口角。
02:11
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是什么
绝大多数面肌痉挛发病原因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引起,部分是由于面神经瘫痪引起,少数是由桥小脑角区的肿瘤,如胆脂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引起。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血管因素,大概80%到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根部存在血管压迫。最常见的原因血管包括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和椎动脉等。其次,面瘫之后的面肌痉挛,是面瘫之后,面神经的髓鞘病理改变尚未完全恢复,面神经的传导容易泛化引起。桥小脑角区的一些占位性病变,如肿瘤也可以引起面肌痉挛。其常见的原因可能是肿瘤对面神经的直接压迫,也可能肿瘤引起了血管移位从而造成面神经的根部压迫。此外面神经的脱髓鞘病变和多发性硬化等也有可能引起面肌痉挛。
01:41
什么人容易得面肌痉挛
中年女性容易得面肌痉挛,女性患病是男性的两倍,青少年患者发病率较低,仅占10%左右。面肌痉挛是由面神经所支配的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病情初期多为眼部肌肉的抽搐,之后逐渐扩展至面部的表情肌肉和口角。导致面肌痉挛最常见的原因是血管压迫引起,或者是由面瘫引起的并发症。面肌痉挛的发病年龄都在中年以后,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青少年患者发病率较低,仅占10%左右。熬夜、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病毒性感冒等情况容易造成面肌痉挛。所以面肌痉挛的高危人群应避免熬夜,减少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