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护理黄疸的好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1027795次浏览

足月新生儿一般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颜色变黄、巩膜以蓝为主微带黄色的现象,小孩子又没有什么不适的表现。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的特殊的生理现象。如果黄疸的症状比较明显或是生理性黄疸消失后又重新出现就属于病理性黄疸,这种情况要到医院进行诊治。那么新生儿出现黄疸该如何护理呢?

轻度黄染的婴儿护理

轻度黄染临床认为与母乳喂养有关。多发生在婴儿出生后3~4天,持续时间约10天左右。多见于因每天哺乳次数较少的初产妇。

1.鼓励母亲勤哺乳: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鼓励母亲勤哺乳。人工喂乳时注意观察婴儿吸吮是否有效。因为勤吸吮可以加速胎粪的排出,降低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减轻黄染的程度。而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一些产妇的家属、长辈因为不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成因及护理,见到孩子哭闹,认为孩子是饿黄的,往往趁着不注意偷偷加喂一些水或葡萄糖溶液。遇到这种情况,要加强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和有成效的经验交流,耐心地告诉家属这种做法会减少婴儿对母乳的渴求,不利胎粪的排出,致使血清胆红素升高,加速黄染的程度,以求得家属的理解、支持、配合。

2.皮肤护理:同时还要加强对皮肤的护理,着重对脐部及臀部的护理。因为这时婴儿抵抗力差、细菌侵入易引起感染。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婴儿皮肤上出现的微妙变化,以采取相应措施。如每日给婴儿洗澡时要特别注意腋下及颈部有无脓疱疮的发生;脐部每日用75%酒精棉签涂擦,有渗血或渗液时处理后用小口罩,罩好脐部加以保护,保持干燥;4h更换尿布1次,若出现尿布疹时,则2h更换尿布1次,以阻断细菌的侵入途径,防止引起败血症;同时还要保持室内的温度与湿度,每日开窗有效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

中度及重度的黄染婴儿护理

对于中度及重度黄疸主要采取蓝光治疗,也可以口服茵陈冲剂、清开灵等中药治疗。现主要介绍使用蓝光治疗时的护理措施。蓝光治疗可使婴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氧化分解成水溶性一氧化胆红素,易于从胆汁及尿液排出,是目前治疗中度及重度黄疸的有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波长420~470mm的蓝色荧光灯最为有效,光亮度约160~320w为宜,灯管与皮肤距离为33~50cm。在使用蓝光箱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一般情况:护士要了解患儿的诊断、日龄、体重、黄疸的范围和程度、胆红素检查结果、生命体征、精神反应等。

2.对温度的掌握:一般来说蓝光箱温度在30℃~32℃,相对湿度在55%~65%时才能使用。因此在夏天就要注意散热,冬天则要注意保暖。

3.防护:将婴儿裸体置入光疗箱时要给婴儿戴上黑眼罩,以防损伤视网膜。脱去婴儿衣裤,全身裸露,生殖器用黑色兜档布包裹。

4.体温监测:在光疗期间应每2~4h监测生命体征1次。尤其注意婴儿的体温变化。体温控制在36℃~37.5℃之间,并随时注意保持箱内温度与湿度。若光疗时体温上升>38.5℃时要暂停光疗,经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

5.保证充足的水分:蓝光箱内的热量使婴儿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婴儿就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及脱水热,而母乳中含水分,所以要勤喂母乳。使婴儿蒸发的水分能够及时得到补充。


相关推荐

黄疸会不会引起嘴唇发紫
黄疸和嘴唇发紫之间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相关性的,黄疸通常情况下出现的都是皮肤或巩膜的黄染,有的时候也会伴有这种皮肤的瘙痒,但是他一般不会出现嘴唇的一个发紫,当嘴唇发紫的时候,有可能会与这种心肺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出现了这种发绀,就是缺氧的一些表现,因此可能要完善一些心肺相关的检查,来去看看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疾病。对于黄疸来说的话,表现出来的话就是以这种血中的胆红素升高,包含了这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实际上总胆红素是等于这个直接胆红素加上间接胆红素这样的一个指标,他和的血液系统以及肝脏方面系统是有一些相关性的,当胆红素升高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比较常见的几类疾病,包括溶血性疾病和肝胆系统相关的疾病,所以这两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症状,之间是没有相互关系的。
语音时长 01:10

2021-12-30

86382次收听

03:07
孩子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孩子脸色发黄的原因可能是生理、病态或环境原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病态原因:首先,如果孩子面色发黄,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贫血。所以,如果孩子面色发黄,要检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血红蛋白的下降。另外,可能是存在黄疸,这是指孩子体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使孩子出现皮肤发黄。此外,可能是营养不良,这常和贫血有关。二、生理性原因:和食物摄入有关,孩子吃了较多黄色食物,如南瓜、橘子等。三、环境原因:孩子皮肤比较敏感,在外出时没有做好防晒的处理。所以需要结合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断引起孩子脸色发黄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做相应的对因和对症处理,帮助孩子们缓解症状。
03:14
什么是婴儿黄疸
婴儿黄疸主要是由于孩子体内的胆红素水平的增高,从而导致孩子出现皮肤、黏膜,包括脏器的一些黄染。大部分孩子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果孩子是生理性黄疸,实际上对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影响,只需要等待自行消退就可以。病理性黄疸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发病或者诱因的存在而引起的,比如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或溶血病,或甲功异常,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因为吃母乳,导致孩子存在母乳性黄疸。
01:54
黄疸乙肝会传染吗
黄疸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体液,还有母婴传播。乙肝也不是100%会传染,还是要跟携带者的病毒载量,与他是否有强传染性有关系,而且也和被传染者的身体状况,抵抗力的情况,是否身体里有抗体,有没有接种过乙肝的疫苗有一定的关系,当身边有乙肝患的时候,一定要定期监测他乙肝的载体量,有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同时跟他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也要定期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表面抗体的检测,避免和减少接触后的传播。
01:41
黄疸很高对孩子会有影响吗
黄疸很高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而最大的影响是胆红素,不仅是在皮肤上沉积表现出来黄疸,而且最可怕的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到脑子里而产生核黄疸。所以孩子的黄疸若非常高,危险性便非常大,尤其是早期,生后1周以内,黄疸非常高,会发生核黄疸的可能性,而核黄疸是无法自愈性的疾病,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会出现手足徐动等,会影响到智力、运动。因此若孩子的黄疸非常高,尤其是超过340μmol/L,必须住院治疗,而且要考虑积极的治疗手段,如换血治疗,把小孩的血给换出来,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诊断黄疸的简单方法
新生婴儿呱呱坠地,家庭里多了一个新生命,大家都会视其如宝。可是黄疸是婴儿中比较普遍的疾病,可能无意之中就会被感染,即便是感染了有些家长还是不会分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诊断黄疸。
避免黄疸发作的方法
新生儿的每一个动态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心,黄疸作为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也经常困扰新妈妈们。新生儿黄疸是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的一种疾病,它的形成和胆红素的代谢情况有关,那么新生儿黄疸有哪些预防护理措施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点供大家参考。
感染性黄疸照蓝光有效果吗
感染性黄疸的出现可以选择照蓝光,照蓝光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也同样会有副作用,所以就应该掌握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选择照蓝光过程中,必须要遮盖宝宝的双眼,还有会阴部位以及肛门部位,同时还需要尽快的补充水分,否则也会出现问题。
黄疸晒太阳有用吗
如果黄疸的症状比较轻微,通过晒太阳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对于症状比较严重或者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仅仅通过晒太阳并没有任何的作用,甚至会耽误疾病的治疗。目前治疗黄疸常用的方法是:口服药物、蓝光治疗以及换血疗法。
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由于医院不同,采用的实验设备和试剂不同,那么正常参考值是有区别的。但是一般的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和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在十五以内都算正常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2-3天开始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开始消退。
01:23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只需密切观察,看新生儿是否有特殊的神经系统异常。如果食欲精神状态和活动均无异常,可观察2周~4周,根据黄疸消退的情况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一般跟小孩吃母乳之后胆红素的值增高有关。一般正常的孩子也会有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到3天出现,逐渐加重,在7到8天时比较高。一般黄疸值在7到12天左右逐渐开始下降,但是有一些吃母乳的孩子,如果一直吃母乳,黄疸会持续到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停母乳之后,胆红素会很快下来,一般为2到3天。这个过程中可以吃一些肠道菌群的调节剂,像之类,都会帮助肠道菌群,把黄疸的值下降。还可以适当用一些葡萄糖水,这些都会帮助孩子的胆红素下降。还可以适当晒太阳,也可以帮助母乳性黄疸下降。如果有些比较重,胆红素一旦超过18以上,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需要除外母乳之外的原因造成黄疸的一个因素,这些都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语音时长 01:42

2019-04-04

59875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即痊愈。而病理性黄疸则需医疗干预。
语音时长 01:46

2018-09-30

59787次收听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语音时长 01:50

2018-09-30

60259次收听

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首先是针对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疗:清除病因、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其次为对症退黄治疗,临床上常用茵栀黄、思美泰等,但必须强调,如溶血未解除,退黄是困难的,而且效果是暂时的。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30

5776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