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感人群

发布时间:2018-06-0661229次浏览

根据医学资料的分析,以下人群容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⑴40岁以上 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老化也日渐严重,老化的血管内膜粗糙不平,容易导致血小板附着在粗糙的内膜表面,释放出凝血物质,继而使红细胞聚集形成血栓。另外,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也较中青年人高,再加上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血液流速降低,也促成了血栓的形成。

恶性肿瘤病人 患有各种恶肿瘤的病人都有血栓形成的倾向。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恶性肿瘤的病人约占20%左右。其中胰腺癌所占的比例最高,以下依次是肺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及肾癌等。正因为恶性肿瘤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高,那么癌症患者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也远较其它良性疾病的手术后要高。

⑶偏瘫的病人 大多数偏瘫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致使动脉内膜凹凸不平,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致使脑动脉闭塞,造成脑组织缺血而出现的。这些病人的血液内的胆固醇和血脂也高,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自然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偏瘫后,长期卧床不起,再进一步导致血液流速减慢。同时,这些病人的静脉内膜也会出现粗糙不平,就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自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也较大。

⑷妊娠晚期的妇女和产妇 前面已经介绍了妊娠妇女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只要子宫增大到能使腹腔压力增高,就可以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待到子宫增大到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产后1~2个月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中,都把产后叫“坐月子”。常常把产妇关在屋子里,不许出去,甚至卧床不起,自然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也就减慢,就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一个因素。再加上产后为了下奶,进食多量含脂肪的食物,致使血液粘稠度增大,也是原因之一。

⑸下肢骨折的病人 下肢骨折都是由于创伤造成的。连坚硬的骨骼都被损伤,那么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肌肉和血管也必然受到创伤。其中静脉的损伤会造成静脉内膜的破坏,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再加上骨折后需要卧床修养,就会使已经形成的小血栓逐渐扩展,进而阻塞下肢深静脉,引起水肿和肿胀。

⑹大手术后病人 除以上的人容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疾病外,腹部大手术后和下肢关节手术后病人也容易患下肢深静脉形成。除了在106问中介绍的腹部手术后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外,有很多资料表明下肢骨关节手术后也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高达50%以上。

⑺长期服避孕药物的人 口服避孕药物以后可以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增加,使抗凝血酶的活性降低,因而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⑻严重感染的病人 严重感染时,细菌的毒素可以使血液的粘稠度增高,再加上这类病人的活动不同程度的受限,使血流速度减慢,促成了血栓形成。

⑼严重脱水的病人 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频繁或剧烈的呕吐,或因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的频繁腹泻等,使体内的水份大量丢失,都会导致严重脱水。脱水病人的血液含水量大大减少,血液中的细胞比例会大大增加,会导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也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相关推荐

02:29
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期
下肢静脉血栓分期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在形成血栓的14天之内称为急性期。血栓形成15到30天。血栓形成大于等于30天。针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相关治疗措施主要有四种。一、一般处理,包括抬高患肢,避免大幅度活动。二、抗凝治疗,也是首选治疗,主要给予静脉低分子肝素、肝素钠或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三、如果出现严重的静脉血栓,可能会给予溶栓治疗。四、手术治疗排在溶栓治疗之后,一般也不采取。
02:47
下肢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静脉血栓比较严重。下肢静脉血栓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以下严重并发症:一、肺栓塞。肺栓塞主要是指动脉或者分支被堵塞所引起的病理过程。诊断率比较低,但病死率高。尤其是在溶栓过程中出现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几率会更大。肺栓塞经常会表现出三大体征: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二、下肢静脉曲张溶栓后出血。特别要警惕胃肠道出血或者脑出血。这些出血都容易影响到患者最终的生活质量,或导致死亡。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会出现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色素沉着、瘀积性皮炎等。
02:08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好吗
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一般情况下预后效果好。特别是早期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的深静脉血栓,通过一些积极的手段,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甚至手术治疗,都能够有效治疗血栓。同时考虑到患者深静脉形成血栓的预后情况,同时会给予患者一些干预性措施,包括在静脉上放滤网,可以防止栓塞脱落形成肺栓塞。长期的药物保守治疗,能够防止血栓再形成或再复发。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肺栓塞、股青肿或者股白肿等问题,预后较差,患者后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生活质量也会明显下降。
02:20
下肢深静脉栓塞吃什么好
下肢深静脉栓塞应饮食清淡,多食用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多吃优质蛋白,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一、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摄入过多钠,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二、比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防止腹压增高。三、比如牛奶、鸡蛋或豆制品。四、少吃或者不吃动物性脂肪或者动物内脏。五、肥胖的病人应该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尽量养成吃八分饱的习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建议患者服用抗凝药物,但是抗凝药物与身体疾病和饮食具有相互作用,所以要注意饮食。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这种病多发生在下肢。比如高凝状态、血液瘀滞状态、静脉损伤,都会引起血栓脱落,容易引起肺栓塞,又称为PE。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两者结合在一起,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目前临床上又称为VET。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以及程度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不同。1、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之后,而表现出突然的下肢肿胀。特别是单侧下肢肿胀,非常有诊断意义。2、因为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所以引起疼痛。3、为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浅静脉曲张,容易导致皮炎、色素的沉着和瘀滞性溃疡等。如果不及时做治疗,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语音时长 01:37

2019-11-27

5351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是什么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包括以下症状和体征:肿胀、疼痛、Homans征、Neuhof征阳性、体表变化、体表变化等。一、因为血液回流障碍,造成血液的瘀滞,然后造成下肢的肿胀,特别是出现单侧的肿胀。二、将足急速背屈的时候,出现小腿肌群被牵拉伸长,可以出现疼痛。这个肌群主要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三、压迫小腿后方,也会引起局部疼痛。四、患者的色泽、温度、感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情况会发生改变。主要会出现皮肤色泽变深,温度变低,感觉缺失以及足背动脉减弱,包括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减弱。五、体表变化。这个曲张主要发生在一到两周之内。六、一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要注意有没有肺栓塞的体征。肺栓塞主要有三大体征,包括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需要特别注意。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27

55477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也可以进行抗凝治疗、溶栓治疗、长期治疗。一、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腿部抬高和初期的卧床休息,可以缓解深静脉血栓病人急性腿部肿胀的疼痛。建议严格卧床休息一到两周,可以防止肺栓塞形成。二、抗凝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凝治疗。正确使用抗凝剂可以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抗凝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或者在其它部分形成新的血栓,并能够促使血栓静脉迅速再管化。一般急性期使用的抗凝剂是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之后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主要是华法林。由于华法林与药物、食物的相关作用比较复杂,个体剂量差异也比较大,同时也有出血的风险,需要监测服用。近些年研制出许多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这些药物不需要监测,使用起来很方便。三、溶栓治疗。溶栓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性溶栓,另外一种是导管性溶栓。四、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如果是手术或静脉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一般需要持续三个月。对于特发性的深静脉血栓,一般建议抗凝治疗需要持续六到十二个月。
语音时长 01:58

2019-11-27

5735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溶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可以溶栓。溶栓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性溶栓,另外一种是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包括尿激酶等。系统性溶栓,是一种经静脉的全身性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着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的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的一种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到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放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和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的血栓溶解,最终使静脉能够恢复通畅。当然有学者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的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语音时长 02:10

2019-11-27

52393次收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以康复,但是如果血栓没有及时的进行控制就会导致血管扩张以及堵塞等严重性病变,会导致神经反射受到阻碍,下肢器官肌肉等血液缺乏导致的组织坏死等问题。如果是静脉壁受损引起的就会很严重,如果像缺乏运动导致的就比较好康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所谓的肺栓塞其实是肌体下肢深静脉内血栓,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之后就随血液进入肌体肺内。小静脉中血栓脱落造成栓塞,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可能会造成的肺栓塞会造成死亡,还会引发下肢移动困难、疼痛等诸多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该如何治疗
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以抗凝为主。如果病人出现腿部的肿胀、疼痛或局部浅静脉怒张,可以通过超声判断排除深静脉血栓的可能,一旦确诊,应立刻给予抗凝治疗,且贯穿始终。除抗凝治疗外还有溶栓治疗、手术吸栓等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52

2018-09-30

57970次收听

02:0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血管壁损伤,常出现于做过穿刺、化疗及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第二、血流速减慢,常见于脑梗、脑出血,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及怀孕期女性;第三、血液高凝状态,多出现于肿瘤和糖尿病患者。
血栓性疾病的介入综合治疗的进展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利用介入技术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越来越引起医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多学科研讨,科研攻关和临床诊断、治疗已逐步开展,静脉溶栓→介入治疗→碎栓消融治疗等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就方法学而言,综合性介入技术已成为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最有效疗法。
孕期及产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事实证明,下肢静脉疾病与妊娠和产后有密切关系。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从子宫发育到能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开始,一直到分娩约持续4~5个月,子宫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持续压迫,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左髂总静脉就处在右髂总动脉和腰椎或骶骨间的夹缝中,容易受压而闭塞。
妊娠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治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妊娠期和围产期死亡的重要致死致残因素。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应当有效预防、及早诊断和恰当治疗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