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病人可以活得更好

发布时间:2018-06-0758517次浏览

“心脏病”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很多种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目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冠心病和心律失常(早搏和心动过速),也是最可能引起患者恐慌的疾病,但又是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自身努力改变预后的疾病。我是一名心内科医生,每天都能见到很多这样的患者,不同的患者对于疾病的态度很不一样,有的不以为然,有的非常焦虑,有的遵嘱治疗,所以,这些患者的预后就很不一样,这里说的预后包括了疾病是否恶化、是否好转、是否死亡以及日常生活质量是否受到影响。我经常和患者说的话是,“只要有信心,坚持治疗,心脏病人可以活得很好”。患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在乎或太在乎,套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很适用于我们和疾病的斗争。下面我用一些典型例子和解析,把如何和心脏疾病斗争的方法告诉读者朋友。这些窍门不仅仅是针对已经患病的读者朋友,对于没有患病的读者朋友也很适用,希望对读者朋友们有帮助。

一、典型病例

1987年,国内著名的心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收到一封山西教师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他20年的疾病。

20年前他36岁,曾是沙家店一所中学的校长。1967年他因坚持学生应上课学文化,和一些领导发生口角,心情郁闷,不想上班,去校医务室开假条,做了份心电图,发现有室性早搏,但毫无自觉症状。医务室根据当时权威的心电图书,发出报告:不正常心电图,室性早搏。

因大夫告诉他早搏可能猝死,室性早搏的原因可能是心肌炎,患者到西安的大医院检查,没有查找到心肌炎的任何证据,医生给患者诊断为“心肌炎后遗症”(心肌炎恢复后,心肌上留下块疤痕)。从此患者再没上过班,再没上过 ,到处寻医问药,反复住院、打静脉点滴,5年后卧床不起。直到1987年7月,患者的儿子看到胡大一教授写的一篇科普文章《室性早搏不等同心脏病》。胡教授在文章中强调: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预后良性,不能仅据此诊断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更是既无明确定义,也无诊断标准的“莫须有”帽子。患者的儿子把文章推荐给父亲。

患者后来在给胡教授的信上说,他看到这篇科普文章前已卧床15年,觉得活着没任何意义,自杀缺乏勇气。读过这篇文章感到自己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即将被吞没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木板,但仍不确信这是否真是救命稻草,可以使他化险为夷。

胡教授看了信中寄来的多年检查资料,除心电图上显示室性早搏外,一切正常。胡教授回信告诉他,他没有器质性心脏病,20年的时间就是预后良性的最好证据,给他做了详细的解释,鼓励他解除顾虑,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2个月后,他回信讲,接信后顾虑全消,精神振奋,逐渐恢复行走,病情大有好转。半年后来信,讲他已完全恢复体力,能给家里挑水了。

二、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上述病例不是特例,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发生,例如,因为早搏,20几岁、40几岁的年青人长期病休在家,不敢外出;因为早搏,父母不敢让孩子上学,不敢让孩子正常活动;因为心房颤动,患者胸闷憋气、不敢睡觉、担心猝死;因为心电图的轻度异常和胸闷症状,患者反复做检查,反复到医院急诊室,不敢上班,不敢活动;因为体内冠状动脉血管放了支架、或心脏安装起搏器,担心支架刺破血管,担心支架脱落,担心起搏器失灵,总有胸闷、胸痛、心慌症状,不敢正常活动。从发病机制上讲,“早搏”也好、“心电图轻度异常”也好,都不可能使患者失去日常活动能力,甚至卧床不起,但不可能的事情确实发生在患者身上。很多医生也解释不清楚这种症状,正因为解释不清楚,患者就更紧张。胡大一教授因为看到太多这样的患者,开始思考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病因不在心脏,而是因为一系列外在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提出了“关注心脏病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呼吁。我从2007年师从胡大一老师后开始诊断和治疗这样的患者,通过经常和患者们深入交谈,开始了解胡老师提出关注患者心理问题的想法,理解患者们出现这种奇怪病症的原因。心脏之于身体,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所以一旦被诊断为心脏病,很多人有很大的精神负担,40-50%左右的患者存在焦虑,20-40%的患者存在抑郁,导致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不敢正常生活,不敢过性生活,青壮年劳动力提前退休等。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对疾病不了解,觉得心脏病是不可治愈的疾病,随时有死亡的风险,所以因担惊受怕而焦虑;或者道听途说,或者阅读了大量医学资料,却因为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而受到误导,引起过度紧张;或者医生把问题复杂化,对病情和治疗不做介绍,或病情介绍过于强调不良后果,造成患者过度紧张;或者长期患病给患者心理造成的伤害,或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期待过高导致出现极大的失望;家属的紧张情绪对患者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和紧张;以及由于意外事件造成患者心理打击,导致心血管疾病。这些情况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或抑郁情绪,表现为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尤其本身已经有心脏病的患者,症状搅和在一起,容易误诊,因治疗不对路,患者症状不缓解反复就诊,造成恶性循环。

另外,还有那些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和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产生不适感是很难避免的。即使出院以后,当重新面对生活的时候,他们常常感觉迷茫和焦虑,往往需要鼓励和帮助。

三、危险程度评估

我们医生在给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患者病症进行危险分层,估计患者的疾病未来危险程度的大小。当然,这和算命不一样,医生并不能预测患者会生存多少年,而是科学算命,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多少,大概估测未来10年发生心脏事件或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作为普通人,虽然不能每个人都成为医生,但根据自己身上存在的危险因素水平,还是能大概了解自己未来发生心脏意外的可能性有多大,从而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那么怎么预测呢,首先,存在下述情况的人群明确是心脏事件的高危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上下肢动脉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压≥ 180/110 mmHg;总胆固醇水平≥ 8 mmol/l(~32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6 mmol/l(~240 mg/dl);1型或2型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男岁,女岁)的直系亲属。其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了一个简易危险评估量表,读者可根据自己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自己未来10年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程度(见图1)。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吸烟,没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不肥胖,生活方式健康,我们未来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会降低80%。

四、心脏病人生活质量评估

很多患者都会错误的认为,一旦得了心脏病,幸福生活就离自己很远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患病后,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不是我们的生活。作为医生,我常发现,生活质量和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一致。有的患者疾病很严重,但他总能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有声有色,有幸福的家庭,有很多朋友,每次看到他,都觉得他的幸福溢于言表,他感激家庭的照护,感谢朋友的关心,感激医生的治疗,感谢上天对他的眷顾,信任医生并积极配合治疗,这些都是一些正性能量,使他的生活质量很高。但有的患者,虽没有严重的疾病,比如前述的患者,还有一些放了支架、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因为未来无法预期的不良事件,就常年请假、提前退休甚至常年卧床不起。有的患者自怨自哀,弄得家里痛苦,朋友疏离,没有正常的生活,想想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质量。我常想的一句话是,作为医生,不仅仅是把患者从死神中抢夺回来,更重要的是指导患者如何更好的生活。如果说我们把一位心脏病患者救回来,患者的大脑功能和心功能非常好,本来可以正常活动,却常年卧床不起,不能随意的做一些最起码的日常活动,比如自己吃饭、洗脸、上厕所、散步,和家人、朋友聊天,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目前生活质量评估日益受到医生的重视,看看自己或他人的生活质量是否好,完全可以自己评估,最基本的一些条件是:是否感觉快乐,对疾病是否有信心,是否有生活目标,是否可以自己吃饭、洗脸、上厕所,是否可以进行日常活动,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工作,是否能与朋友正常交往,是否有正常家庭生活等。如果上述几个问题全部回答“是”,就说明生活质量很好。有很多量表也可以评估生活质量,比如:SF-36,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ZUNG氏焦虑抑郁量表等。这些量表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查到相应的表格,感兴趣的心脏病患者可以上网搜索,自己测试一下。

五、评估后,应该这样做

1, 首先坚信心脏病可防可控

读者朋友应该已经发现,近年来医生和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大力宣传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这是因为,预防对心血管疾病确实非常有效。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起冠心病病死率持续升高,1968年冠心病病死率高达336,5人/10万;此后政府重视预防,主抓控制胆固醇、降压和戒烟;到2000年冠心病病死率下降了50%,其中危险因素控制的贡献率最大,全人群胆固醇水平下降0,34mmol/L收缩压下降5,1mm Hg(1mmHg=0,133kPa),吸烟量下降11,7%,对病死率下降的贡献率分别为24%、20%和12%。冠状动脉支架和搭桥的贡献率仅为5%。西欧各国近30年来因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冠心病病死率平均下降了20%~40%。2004年公布了一项全球研究INTERHEART研究,在52个国家(包括中国)262个中心的15152例患者和14 820例对照中进行的调查表明,全世界各个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大多由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心理社会压力、摄人水果蔬菜少、规律的体力活动少所致,这8种危险因素分别可解释男性和女性心肌梗死原因的90%和94%。同时也发现,只要把上述8种危险因素控制好,80%的心肌梗死可以预防,也就是说:10个心肌梗死,9个可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能预防。

2,终生用药

大约70%的冠心病死亡和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已确诊冠心病患者发生或再发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机会要比无冠心病病史者高4~7倍。斑块稳定性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心率加快、精神应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斑块不稳定。大量研究证据显示,通过长期坚持有效的二级预防,综合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可促使易损斑块稳定,显著降低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提高冠心病患者总体生存率,减少血运重建需要。血管病变一旦发生,如果不长期用药物控制,斑块将不断进展,并且稳定性下降,导致临床心脏事件容易发生。国内外冠心病指南一致强调,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是充分使用有循证证据的二级预防药物,并长期坚持。有充分循证证据的二级预防用药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根据病情有选择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须坚持服用。有冠心病的读者请自检自己是否在坚持服用上述药物。

3, 药量需个体化调整

上述四种二级预防药物,每个冠心病患者都应该使用,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千篇一律服用相同的药物剂量,尤其是他汀类药物的降胆固醇作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血压的作用,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用药不是最终目的,用药后要达到我们设定的控制目标才是目的,如冠心病患者血压需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要控制在至少在2,6mmol/l以下,由于药物的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每个患者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

另一方面,每种药物都有很多产品,不同的药物价格有很大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使用合适的药物,并不是最贵的药物就最好,同一类药物价格可能相差很大,而作用基本相同。有的患者可能认为,使用贵的药物,使用1天等于5天,可以吃一周停两周,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最重要的是长期坚持使用有效的药物。

4, 保健品不能取代药物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保健产品,比如卵磷脂、深海鱼油、葡萄籽、维生素C、纤维素、大蒜素、纳豆、天曲等。很多患者都问,能不能服用这些保健品。我的回答是,这些都是保健品,不能当作药物,在按时服药的前提下,如果有钱,可以服用,但需要注意这些保健品的副作用。当然,也可以不服用。事实上,我们医生认为,坚持服用有明确证据的预防药物,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需要花钱服用保健品。

5, 改变生活方式

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膳食不平衡(饮食缺少蔬菜水果、肉类和油脂量过高、食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精神紧张。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不仅是超重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可以直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炎症和氧化应激加强、促进血栓形成等。因此,健康生活方式是心脏病预防的基石。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合理膳食要求: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谷类250~400g,胆固醇        

相关推荐

后背串着疼什么原因
后背串着疼并不能指出具体疼痛的部位,也找不出具体的压痛点。这种串痛应先考虑是否由于内脏牵扯所致,最常见的是心脏病。像胆囊炎、肝炎或肝脏疾病,可能会使病人感觉后背串痛。当然,脊柱的肿瘤也会出现这个问题。盆腔的一些疾病,还有一些妇科常见的盆腔炎、附件炎,都有可能反射到后背。对于后背串痛的不适,一定要看是不是合并其它症状,必要时应进行一些检查,包括超声、ct、核磁检查,甚至化验检查。一过性的后背串痛并不可怕,就怕经常发作的后背串痛。
语音时长 02:08

2021-09-29

62651次收听

02:50
心脏造影要住院几天
心脏造影目前是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常用的微创检查手段,通过心脏造影就可以明确,心脏的冠状动脉是否存在有严重的病变。如果心脏造影显示心血管没有病变,当天就可以出院。如果心脏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有严重的狭窄,就要在造影期间,对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就包括球囊扩张手术和支架植入手术,如果进行了介入治疗,就需要观察24小时,24小时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在24小时以后办理出院。如果冠状动脉存在复杂病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急性血栓,或者存在有冠状动脉的夹层,那就需要住院七天左右,七天之后如果情况稳定,才可以考虑出院。术后出院的情况需要由术者来决定,术者会根据术中所见以及操作的具体的术式,来决定具体出院的时间。
01:48
早上起床胸口有压迫感怎么回事
早晨起床出现胸口的压迫感,可以见于各个系统的疾病,常见为心脏疾病、肺部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疾病,像冠心病、心绞痛,可以在晨间静息状态下发生,此外心脏的瓣膜疾病、心肌疾病、心包炎也可能出现相关的症状;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栓栓塞症也可能出现胸口压迫的感觉;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道炎也可能出现胸口压迫感。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医,排查有否威胁生命的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近期状态下频繁发生的胸部压迫感,可能会演进成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及早就医,及早救治。
01:50
心脏不好能喝茶吗
心脏不好不建议喝茶。茶含有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血脂水平等有益作用,绿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普洱茶可以辅助降低血脂,但是心脏病人不建议喝浓茶。因为喝浓茶之后可能会引发心跳的增快,对于高血压患者,会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冠心病的患者,会诱发心肌耗氧,增加心绞痛的发生的几率;对于已经诊断心力衰竭的患者,会加速心衰的进展;对于某些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房早、室早或阵发性房颤等情况。所以如果有喝茶习惯的心脏病患者,建议喝淡茶,如果是具有房早、室早这样心律失常的患者,明确喝茶成为发病诱因的情况,不建议喝茶。
传导阻滞是不是心脏病
传导阻滞是属于心脏病,心脏的结构、血管以及传导系统发生异常的病变,都属于心脏病的范畴之内。传导阻滞指的是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中的传导,发生了减慢或者阻滞。发生在窦房结和心房之间的传导阻滞称为窦房传导阻滞;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为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内为房内阻滞;在心室内为室内阻滞。其中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有可能见于正常人,也有可能见于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如果病人有明显的症状,需要确定具体的病因以后积极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28

77707次收听

心慌无力四肢没劲是什么症状
心慌无力、四肢没劲都是人的一种感觉。很多疾病都会有这种感觉,比方说贫血、低血压、低血糖,包括一些脑血管的疾病,都会感觉到心慌无力、四肢没劲,这种需要通过进行检查,就能够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心慌。还有一种是一些心理因素,也可以造成心慌无力、四肢没劲。有心理疾病的人,他也有这种心慌的感觉,这种一般的检查是检查不出来的。一般的检查就会发现他没有器质性的疾病,是心理的问题,造成了这些症状。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心理的疏导,才能改善这些症状。
语音时长 01:10

2020-09-18

54212次收听

静息心率正常值
静息心率正常值是指正常人在安静、清醒情况下心率的参考数值,即安静心率。
02:37
小腿浮肿怎么治
如因为过长时间坐着或者站着引起小腿浮肿,不需要治疗,如心脏病或者肾脏病导致小腿浮肿,需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治疗小腿浮肿,要先找到病因。而可引起小腿浮肿的原因很多,如肾脏病变、心脏疾病、血管疾病、站立时间太长或者是坐着时间太长等,都会导致小腿浮肿。单纯坐飞机时间长了引起小腿浮肿,不用治疗;心脏有问题,先把心脏病治好了,小腿的浮肿自然就好了;肾脏引起浮肿,得治肾脏;血管引起浮肿,甚至是静脉血栓、骨折等等原因弄清楚了,治疗方法自然会就出来了。如果单纯为了治疗小腿浮肿而忽视了原因,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脏病加重,出现血栓,甚至其他问题的出现,所以出现小腿浮肿还是要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02:02
心律不齐怎么办
早搏引起心律不齐,这时不需治疗,比如病人感觉到心慌,医生可能给病人做个Holter,就是24小时心电图,目的是监测24小时内早搏的次数,医生治疗都有指南来规定,比如早搏超过多少次才能进行治疗;如果早搏不超过次数,而且然后心律失常次数也相当多,但是病人没有任何症状,没有血流动力学变化,重要脏器供血没有受到影响,就可以不治;病人应该好好休息、吃饭、适当补充钾。如果病人劳累低钾,休息不好或者情绪不好,要及时纠正引起心律失常原因。
室颤的原因
能够影响心室肌功能和结构发生异常的疾病都可以引起室颤。一、冠心病。比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导致心室肌坏死,形式结构发生异常,就可以引起心室肌电生理功能异常,引起失常。二、心肌病比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布鲁哥达综合症、某些遗传性疾病等。三、心脏瓣膜病,多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并发心绞痛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四、严重心动过缓,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或完全性房室传导组织诱患。五、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严重低钾或高钾。六、药物毒性作用。如奎尼丁、洋地黄、氯喹等药物中毒,也可见于中药中毒。七、触电、雷击或溺水。八、房颤合并预激综合症。用洋地黄类药物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脉搏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为零。若不及时抢救,随着呼吸心跳骤停。
语音时长 01:38

2019-12-18

60376次收听

胸闷吃什么药
如果冠心病引起胸闷,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他汀类药物,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者预防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有助于缓解胸闷症状,如果心律失常引起胸闷不适,则要对症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胸闷也可见于紧张焦虑状态下,此时就可以用治疗焦虑药物调整。胸闷是种主观感觉及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觉得难受,有时候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引起胸闷原因可能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也可能某疾病引起,不同年龄人胸闷病因治疗后果都不一样,环境因素或者心理因素引起胸闷,如在门窗紧闭、空气又不流通的环境内逗留时间较长或者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时或者处于气压偏低环境中,都会引起胸闷,但是没有必要用药治疗,多做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基本上就可以缓解。胸闷轻微一般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引起胸闷也应该做针对性治疗,病理性胸闷最好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再做针对性治疗,效果更好。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8

61098次收听

治疗心脏病的药有哪些
治疗心脏病的药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降血脂药物以及维持心率的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可选用阿司匹林和三七冠心宁;降血脂药物可用大豆总黄酮片;维持心率正常药物可用舒心宁片。
维生素B12能生发吗
维生素B12是可以帮助生发的,因此,脱发时可以尝试补充维生素B12来解决问题。但它并不对所有的脱发产生效果,应求助医生,看是否适合服用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补充,以免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何谓“双心”
双心医学,是一门由心脏病学和心理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学科,主要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研究控制这些心理问题对心血管疾病转归的影响,强调在关注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即身心的全面和谐统一。
心脑相通,脑子要好使得靠心
心是身体的君主之官,主神明,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困惑,使我们正常思考的不是大脑吗,不应该是大脑主神明吗?这个问题我们不急着回答,让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两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