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春捂秋冻为哪般

发布时间:2018-05-0951936次浏览

“衣服不可急加急减”

——丘处机《摄生消息论》

“春捂秋冻”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谚语,也就是“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概括。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正确呢?

春天,由于冬天寒冷,棉衣厚被的“惯性”所致,我们的血管还处在收缩状态,对温度的调节功能还不敏感,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乍寒乍暖的春季。否则,你很容易在流感的高发季节不幸中标。同时,在某种意义上,“春捂”还锻炼了你的抗热功能,使你更加从容地适应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而“一层秋雨一层凉”的秋天,天气是逐渐变冷的,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虽降幅为10~20%,但一般还是“凉而不寒”,过早地穿上厚衣服,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下降,人体的抗寒能力随之下降,这就很难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老年人或者一些慢性病患者,还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免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从这点来讲,倒是元代养生家丘处机《摄生消息论》中“衣服不可急加急减”比起“春捂秋冻”更值得推敲和仿效。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衣服绝不仅仅是用以遮羞避体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传递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会穿”和“怎样穿”可谓见仁见智。我想借儒家“居不容”观点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所谓“居不容”,是指在家时,不必像待客那样穿戴整齐,可宽衣解带,闲庭信步,轻松自如。儒家对于便服、睡服、家居服、夏衣、冬衣,乃至丧服,都有一定的讲究,概括起来讲,就是合乎礼制。在朝见君侯,待客访友时,必须衣冠整齐、端庄,不可粗服乱发,不修边幅。同时主张,家居必有“寝衣”,寝衣应素净淡雅,宽松自然,不可华丽鲜艳。夏季穿葛布衣衫,冬季穿厚衣裘皮等。总之衣着打扮顺应四时变化,符合时代潮流,给人以清洁、美观之感。这些见解顺应四时养生之道,“不逾礼”,也符合现代衣着卫生要求。

类似春捂秋冻这样的话,民间和中医古籍中都有不少,我的意见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辩证分析,灵活看待,不可过于拘泥死板。

相关推荐

秋燥上火适合吃什么
秋季属于燥性当令,所以秋天容易生燥、生火。燥的特性是干涩,容易伤及津液,出现一些肝的表现。燥邪最容易伤肺,出现肺阴不足的表现,像干咳、少痰或者是痰胶黏难咳,或者是痰中带血等等。另外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如果是燥邪伤肺,还会出现皮肤干燥、脱皮的表现。肺为娇脏,也就是娇贵的娇,娇贵的脏腑,它喜润恶燥,也就是说肺喜欢滋润,厌恶干燥。所以秋季为了保护肺脏,要多吃一些具有凉润滋养、清肺、润肺的食品或者是药品,比如琵琶、荸荠、甘蔗、百合、银耳、金银花、菊花、金莲花、牛蒡子、芦根、竹叶等等,要尽量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品,像辣椒、胡椒、羊肉、狗肉、煎炸食品等等。
语音时长 01:40

2021-07-09

89136次收听

脚心发热怎么回事
一般情况下,脚心发热可能是鞋袜过厚、上火、阴虚火旺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日常调理、用药的方式改善。
如何应对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不适和影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应对秋燥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入秋养生可别大意
夏季刚过,秋老虎也还没有消退,经过炎夏的消耗,人体的消化功能趋于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随着气候的逐渐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但却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频频会使胃肠道亮起红灯,稍加不慎,一触即发。
你知道深秋养生有这些禁忌吗
时值深秋,气温骤降,秋风萧瑟,万物凋零。中医认为,深秋养生不仅可以防治各种疾病,还能够为寒冬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改善体质。那么,深秋养生要注意哪四个方面呢?
为什么要贴秋膘
秋天快到了,天气不再炎热难耐,大家的胃口也好了起来,总想多吃点“好”的,补偿苦夏的损失。那么,秋天应该怎样进补呢?“贴秋膘”是怎么回事?这种习俗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