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人猩红热几天能好

发布时间:2020-04-0763641次浏览

腥红热是一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的皮疹性疾病,具有传染能力,在感染猩红热以后,需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并且做好隔离的工作。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一般能治愈的时间也会产生一些差异。大概的时间应该是在两周左右。

猩红热这样的疾病,不仅是只侵害儿童,对一些抵抗力比较差的大人,也是会感染这样的病毒,在感染猩红热以后,通常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会非常的难受,很多人都会关心这个疾病几天能好,那么大人猩红热几天能好?

猩红热这样的疾病是由一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皮疹性疾病,通常患者会出现发热,咽峡炎,身体上面还会出现弥漫性鲜红色的皮疹,需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并且治疗的期间还要进行隔离,以免传染更多的人。大人得猩红热以后,具体好的时间是要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身体体质是不一样的,一些身体体质比较好的大人那么可能在一个星期左右就能被治愈,身体素质稍微差一些的人可能会在两周左右才能被治愈。

大人猩红热能好的时间大概是在两周左右,具体的时间还要看个人的体质而决定,并且还要看治疗的效果来决定。因为腥红热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所以大人在感染猩红热的期间,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在没有完全被治愈前,不要去接触其他人,以免导致其他人出现感染,患有猩红热以后一般身体会非常的难受,会有发烧的现象。当超过38.5°的时候,可以给予退烧药来进行退烧。其他的症状可以对症治疗,这样能缓解一些患者的痛苦。

患有猩红热以后,饮食上面需要做出调整,饮食要保持清淡易消化,并且要细腻柔软,这样的饮食不会让猩红热引起的咽峡炎感到疼痛。并且饮食要多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这样的食物能增加个人的体质,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对病毒有着很好的抑制能力,并且也能加快康复的进度。

相关推荐

02:17
猩红热不治疗能治愈吗
猩红热不治疗自愈的概率非常低。猩红热是属于一个细菌感染,在皮肤可以表现为大面积的猩红色的改变,就像红地毯一样,皮疹与皮疹全部融合成片,几乎没有正常肤色,这是仅仅可以在皮肤看得到的症状。这个细菌它还会导致其他脏器的受损,如它可以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还可以侵犯关节造成关节炎,甚至会侵犯孩子肾脏引起肾炎改变,所以针对猩红热,是需要积极治疗的,不能等待。当然也有的孩子仅仅是表现于皮肤,其他部位都不会受损,而且免疫功能也比较健全,可促进细菌排出,也有一种自愈可能,但这种概率非常低。
猩红热的临床病程有哪些
猩红热的临床病程主要包括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猩红热在不同的病程阶段相应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
宝宝猩红热不发烧可以吃消炎药吗
宝宝猩红热在出现之后,也有一部分的人群,可能并没有发烧,在没有发烧的情况下,并不需要选择消炎药物,可以选择抗病毒药物,又或者是抗生素药物,除此之外也一定要选择多注意休息,注意日常的饮食,可以选择多喝冬瓜汤。
得猩红热嗓子会有痰吗
在患有猩红热之后,嗓子基本不会有痰,但是可能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相对来说会有很多的症状,首先就会出现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后期就会有明显的皮疹症状,等到逐渐恢复之后,就开始进入到蜕皮的状态中。
猩红热传染期是多少天
猩红热传染期大概是一个礼拜,所以是需要隔离的,避免传染。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是飞沫、呼吸、甚至说话也是有传播可能性的。建议多休息,发病期间要积极的治疗,合理用药,保持皮肤的卫生清洁,让病情得到好转。
小儿猩红热吃什么中成药
小儿猩红热属于比较常见的孩子疾病,患者会出现一些问题,常见的中医治疗就是运用板蓝根、生石膏等煎服,还有就是可以运用连翘、双花、菊花等药物进行服用,也可以吃一些中成药,但是到底怎么选择还是要听医生建议。
猩红热是怎么引起的
猩红热属于二类传染病,是感染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猩红热传染源是细菌,感染会引起皮肤出现皮疹或中毒症状。在潜伏期时,可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大多在2到3天后,会突然高热,同时伴有咽痛,有时扁桃体会红肿,如果擦去扁桃体表面的白色白膜,会出现散在性的淤点,还可能出现白色杨梅舌,这些都是猩红热的典型症状。有患者发病一天后,就出现了皮疹,这些皮疹具有明显特性,主要分布在颈部,胸部,躯干和四肢,而且按照这种次序依次出现,皮疹主要是细小的密集性的红斑,按压下去会明显褪色,并且会出现明显口周苍白圈的现象。出现猩红热,通常情况下,需及时的进行抗感染治疗,而且要将患者隔离。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14

51206次收听

猩红热会不会传染
猩红热有明显的传染性,传染源主要发病的患者以及带菌者,传播的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叫做气溶胶传播,当然也可以通过污染过的食品或污染过的餐具进行传染。也有的患者会通过皮肤的伤口或产道进行传染的,这时又称之为外科猩红热,或叫做产科猩红热。患者出现的猩红热这种疾病主要感染了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后而导致的皮肤以及系统性中毒症状,皮肤症状主要出现了一系列的红疹,且这些红疹一般主要发生在颈部,胸部,躯干部位和四肢,发生的这些部位的皮肤损害形成依次出现的现象,但脸部出现的主要充血性的红斑,如果患者通过一定的治疗或病情逐渐恢复,这些皮疹消退也是按照这种次序来逐渐消退的。消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屑反应,而脱屑一般早期可能是发生在耳周部位,当然同时会出现一定的指甲脱落或头发脱落的现象。有人会出现甲横纹等现象,但大多数情况,猩红热出现痊愈后,这种脱屑反应发生后就会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14

65640次收听

猩红热的注意事项
猩红热需注意隔离治疗,保持经常锻炼,补充水分,注意饮食。猩红热一旦发病后,需在患病期间及时的注意卧床休息,需在一定的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避免与其他人进行密切接触,因为密切接触可能会导致其他人出现感染。接触患者时需戴口罩,并且接触后,需及时的洗手和消毒。猩红热需进行复诊的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发现是否有并发症。患者在家庭治疗,需在家中经常的开窗通风换气。需保持锻炼提高免疫力,在这种疾病的流行期间,避免到公共场合进行活动,适当的补充水分,避免呼吸道的刺激,并且在打喷嚏和咳嗽时,用肘周遮住口鼻部位,防止打喷嚏的细菌随着空气进行传播。饮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类的食品,海鲜产品,油炸食品,烧烤食品,以及辣椒,韭菜等等,这些食品具有一定的刺激,造成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从而不利于猩红热的皮损恢复,而且也影响到猩红热的病情转归。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14

50602次收听

猩红热有什么症状
猩红热会出现典型的皮肤症状,同时可能伴有明显系统性的表现,主要是表现为高热。特别是发生早期会出现,突然的高热,同时伴有头痛、咽痛、全身不适等现象。在病情发展到第二天,可能就会出现皮疹,而且具有明显特征性,皮疹可能发生在耳后,然后逐渐延及到颈部,继续可能会发展到整个躯干部位,然后再发展,就形成了四肢部位的皮肤损害。皮肤损害具有明显特征性,表现为大片状的潮红性的斑片,在潮红性斑片基础之上产生针尖样的炎症性丘疹,用手按压下去,可能有明显退色性的反应。如果皮肤损害发生在腋下,以及出现在腹股沟部位,可能会出现炎症加深的现象,但还会同时有杨梅舌等特征性的表现。有患者还会产生口周苍白圈的典型的损害,还需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进入第7天或第8天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脱屑反应,脱屑和形成皮疹的顺序是一样的。
语音时长 02:05

2020-02-14

60670次收听

猩红热挂什么科
怀疑有猩红热,可挂皮肤科、感染科。若同时出现呼吸道症状,可以挂呼吸内科,都有收治疾病功能和收治权限。猩红热属于传染性疾病,也是国家法定二类传染病,感染源主要是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这种细菌通过患者飞沫传播。若被感染到疾病,可能造成皮肤损害。通常情况下发病第二天会出现皮损,具有明显特征性,主要表现为颈后部位、胸部、背部以及躯干部位大片状红斑。在潮红性斑片基础之上,产生针尖样丘疹。用手按压,具有明显退色反应,同时会出现口周苍白圈以及杨梅舌等典型症状。患者还会伴有系统性中毒性症状,如全身不适、高热、乏力等现象。患者会出现头痛,发生早期出现突然发热。若猩红热患者年龄较小,如婴幼儿,可能出现惊厥反应。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14

59864次收听

02:04
猩红热验血指标看哪项
猩红热主要是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辅助的验血检查白细胞计数是增高的,多数可达到1万到2万,中性粒细胞增加可以达80%以上,另外可以有核左移,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以见到中毒颗粒以及杜勒氏小体,还有嗜酸粒细胞初期是看不到的,恢复期增多。咽拭子脓液的培养可以获得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尿液检查一般可以有少量的蛋白,多为一过性的,如果并发有肾炎的时候,尿蛋白是增加的,并同时出现红细胞尿和白细胞尿,另外可以出现有管型。
02:34
猩红热皮肤痒怎么办
出现皮肤瘙痒,应该给予抗过敏治疗,以抗组胺类的药物为主,必要时服用葡萄糖酸钙。也可以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饮食可以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口腔及局部皮肤的卫生清洁,注意各类维生素的补充。猩红热是一种呼吸道的传染病,由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可以侵犯人体的任何部位,通过细菌本身及其产生的毒素来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化脓性、中毒性,还有变态反应性病变。
02:40
猩红热并发症有哪些
猩红热常见的并发症有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关节炎,还可出现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窦炎、颈部软组织炎、蜂窝织炎等。最常见的叫风湿热,如风湿性的关节炎,大小关节均可以累及。还会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跟A群链球菌的型别是有关系的,特别是12型,感染后容易发生肾炎,而被称为致肾炎型。还会并发关节炎,出现在发热开始后2到3周,主要表现为大关节的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