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会造成牙槽骨缺损吗
牙槽骨又称牙槽突,是上下颌和牙根部分的骨槽,于骨头紧密相连给牙齿提供营养的地方,牙齿受外伤脱落时牙槽骨也会受损,拔牙后牙槽骨也会跟着受损,一般情况牙槽骨修复也要根据牙槽骨受损的程度,严重的牙槽骨受损就无法修复。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牙齿的修复有很多的方法,但一般都是选择将牙拔掉,不会考虑拔牙时牙槽骨会不会受损,适不适合拔牙。那么,拔牙后会造成牙槽骨受损吗?
拔牙是可以造成牙槽骨缺损的,但是这个缺损本质上并不严重,因为拔牙时可以导致牙槽骨直接的缺损,另外拔牙以后,由于牙槽骨本身的萎缩,牙槽骨缺损会更严重,即使它只剩下一个牙根,也要保留下来,不管后续是选用何种治疗方式,治疗效果都相对较好。
牙槽骨,又称牙槽突,是上下颌包绕、支持牙根部分的骨槽,与骨头紧密相连,给牙齿提供营养,牙槽骨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固有牙槽骨、密质骨、松质骨。拔牙后由于牙齿缺损,牙槽骨失去了应有的刺激,会造成牙槽骨缺损。一般6-8周牙槽骨开始自行吸收,三个月到半年吸收达到稳定,义齿修复建议安排在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多选择活动牙或固定义齿进行牙齿修复。
牙槽骨是作为营养、保护牙根,牙槽骨缺损可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外伤可引起牙槽骨缺损,由于牙槽骨受到较大外力,会进一步加速牙齿移位、病变,且牙槽骨为上下颌骨组成的重要部分,其缺失会造成脸型外观改变、咬合错乱,牙槽骨按其解剖的部位可分为固有牙槽骨、密质骨、松质骨。
牙槽骨的缺损或轻或重,部分是可以修补的,有些是部分的修补,有些是不能修补的,不可以修补的牙槽骨是因为,牙周炎是不可逆的破坏,即牙周炎引起的牙槽骨的吸收,已经吸收掉的牙槽骨没有办法再长,是不可逆的骨的破坏、吸收,在临床上轻度牙周炎、中度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可能会引起不同的骨缺损类型,如垂直型的骨缺损或者混合型的骨缺损可以采用牙周再生性手术,达到部分的牙周再生,但是对于水平型的骨缺损,目前没有办法能够把垂直高度降低的骨缺失恢复到原来的高度。
可以修补的牙槽骨是无牙的患者,不是无牙颌或者是一颗或多颗牙的缺失,有的是有利型的骨缺损,可能通过简单骨增量手术就可以达到骨增量的目的,能够进行种植,但是对于不利型的骨缺损或者垂直高度的骨降低、骨量不够,可能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骨增量手术,才能够进行种植的手术、进行修复。
比较常见的颌骨囊肿或者肿瘤引起的颌骨大面积骨缺损,需要住院手术,部分手术方式,如腓骨或髂骨移植、皮瓣的转移,是非常复杂的手术,可以弥补或者修补骨的缺损,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镶牙、种植修复、赝附体的修复或者活动修复。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