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不规则的颤动,患者的心率变高,可达100次/分以上,严重时甚至可高达150次/分以上。房颤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心悸、烦躁、胸闷等,还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对患者有很大危害,应积极治疗。
房颤是心脏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可导致脑卒中,致残率与病死率都比较高,此外,长期房颤还会导致心脏扩大与心功能衰竭,对患者的危害极大。许多人对房颤这种疾病并不特别了解。那么,什么是房颤呢?
一、房颤疾病病理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即心房丧失原有的规律运动,出现不规则的颤动。在听诊时,患者的心律极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脉搏也十分不规律。房颤发作时患者的心率甚至可达100次/分以上,严重的则可高达120次/分或150次/分以上。房颤的患者主要症状为乏力、心悸、胸闷,其心室率快慢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阵发性房颤如心室率较快,症状较为明显,有可能会有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烦躁等症状,持续性及慢性房颤如心率较慢,表现则不太明显,如心室率加快,患者也会有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甚至可出现晕厥。房颤有可能并发其他症状,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心房内血栓形成,如果血栓脱落,可导致其他脏器的栓塞,其中以脑栓塞最为严重。
二、房颤的治疗方法
1.心率的治疗
对于初发的、阵发性、时间较短的房颤,可以通过射频消融的方式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通过口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针对一些慢性的、时间较长的、持续性的房颤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2.抗血栓治疗
房颤有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如果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超过或等于2分,需要进行抗血栓治疗。临床上抗血栓治疗主要包括传统的药物治疗以及口服新型抗凝药治疗,还包括左心耳的封堵、切除和结扎治疗。